第一部分 部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2018年度部門主要工作任務及目標。 三、部門機構設置和所屬單位情況。 四、部門收支預算編制的相關依據及測算分析情況。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預算表 一、收支預算總表 二、收入預算總表 三、支出預算總表 四、財政撥款收支預算總表 五、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 六、財政撥款基本支出預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表 八、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表 九、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預算表 十、一般公共預算機關運行經費支出預算表 十一、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支出預算表 十二、政府采購支出預算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門預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部門概況 一、主要職能。 徐州開放大學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面向全體社會成員,舉辦高等職業(yè)教育、學歷繼續(xù)教育、中等職業(yè)教育、非學歷教育以及全民終身學習支持服務的新型高等學校。學校前身為創(chuàng)建于1979年的徐州市廣播電視大學,經過三十余年的發(fā)展,所轄豐縣、沛縣、睢寧縣、邳州市、新沂市、銅山區(qū)、賈汪區(qū)、大屯煤電8所分校。2015年4月,經徐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徐州開放大學、江蘇城市職業(yè)學院徐州學院、江蘇省徐州市中等專業(yè)學校合并辦學,采取一套班子三塊牌子的管理模式,形成了集高職教育、中職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網絡教育、社區(qū)教育為一體的辦學格局。 二、2018年度部門主要工作任務及目標。 2018年,學校繼續(xù)以巡察整改為抓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穩(wěn)中求進、內涵發(fā)展”的工作總基調,凝心聚力、真抓實干,進一步激發(fā)辦學活力,扎實推進學校各項事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 (一)推動巡察整改工作落到實處 學校將繼續(xù)認真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和市委巡察部署,力度不減、節(jié)奏不變、尺度不松,用高標準、嚴要求進一步推進巡察整改工作。對已整改完成的,鞏固成果,引以為戒,嚴肅杜絕類似問題的再次發(fā)生。對周期較長、一時難以完成的,將按照程序不變、要求不變、標準不變的原則,盯住盯緊盯著不放,確保在規(guī)定時限內整改到位、取得實效,真正把巡察整改成果運用到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校園和諧穩(wěn)定、促進事業(yè)發(fā)展上來。 (二)推進學校建設與發(fā)展 隨著淮海健康養(yǎng)老職教集團的成立,積極探索建立職教集團理事會模式,堅持“政府引導、行業(yè)指導、院校主體、企業(yè)協作、社會廣泛參與”的運行機制,加快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構建突出技能培養(yǎng)的課程體系,建立健全健康養(yǎng)老從業(yè)人員培訓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在職培訓,與徐州市人社局聯合創(chuàng)辦我市健康養(yǎng)老從業(yè)人員考證定級基地,做好健康養(yǎng)老服務與管理的理論研究等工作。 加大校園建設力度。繼續(xù)科學合理規(guī)劃校園布局,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做好綜合實訓樓建設施工工作,完成第二棟學生宿舍樓建設施工手續(xù),完備高職校區(qū)地塊出讓的各項工作。 (三)提高教學教學質量 強化教學管理能力。嚴格執(zhí)行教學規(guī)范,加強教學全過程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管理手段,保持教學秩序穩(wěn)定。繼續(xù)做好開學聽課、日常巡查、教學檢查等工作。高質量、高標準的開展好每一次教研活動,做到有計劃、有特色、有效果。扎實推進二級學院教學工作考核,科學設計指標體系。完善教育督導工作機制,積極構建校、院兩級督導體系,實現教學督導全覆蓋。 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機制。以培育具有專業(yè)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為目標,深入開展信息化平臺下的深度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索。突出“做中學”教學機制,切實做到課堂教學重實踐、實驗實訓重仿真。不斷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寬度和效度,推動校企共建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創(chuàng)業(yè)教育實踐平臺等。以行業(yè)企業(yè)文化帶動校園文化建設,真正實現校企一體化育人。 加強專業(yè)課程建設。注重新增專業(yè)的建設與管理,積極創(chuàng)建汽車技術服務等專業(yè)現代化專業(yè)群。建立專業(yè)課程銜接體系,做好中高職課程標準及校本教材建設工作。豐富課程資源,繼續(xù)開展課程建設工作,形成一批優(yōu)秀、特色、精品課程。 開展各級各類技能競賽。正確看待各項大賽對人才培養(yǎng)的推動作用,推進技能競賽常規(guī)化、系統(tǒng)化、項目化建設,選拔技能尖子、大賽選手,用大賽成果引領學校創(chuàng)新發(fā)展。 注重科研管理服務。緊密聯系辦學教學實際,突出科研工作對教學改革的指導與引領作用。加強應用型研究,鼓勵支持教職工與行業(yè)、企業(yè)合作開展教學研究。繼續(xù)邀請各類專家來校指導,積極開展專題學術沙龍和交流。做好科研項目的管理,確保規(guī)范。 增強開放教育辦學活力。突出網上教學在開放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引導和鼓勵學員參與江開、國開的網上教學活動。不斷完善以學習者為中心、基于網絡自主學習、遠程支持服務與面授輔導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方式,進一步推進學習小組建設。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師德建設。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標準,出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實行師德表現“一票否決”,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聘用、職稱評審、業(yè)績考核、評優(yōu)評先的重要依據。 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探索高層次“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模式,支持教師到企業(yè)實踐、鍛煉。倡導、鼓勵中青年教師繼續(xù)提升職稱學歷,促進教師終身學習、專業(yè)成長。開展教師專業(yè)技能、實踐教學、信息技術應用和教學研究等培訓項目。加強班主任、輔導員隊伍建設。完成崗位分級工作。 大力培養(yǎng)教學名師和優(yōu)秀團隊。加快培養(yǎng)具有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領軍人才,建立名師工作室。加強骨干教師、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發(fā)揮傳幫帶作用,打造優(yōu)秀教學團隊。 (五)強化學生教育管理 加強對班風、學風的調研分析,構建學風建設長效機制。設立“道德講堂”,繼續(xù)以落實落細落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積極發(fā)揮思政理論課主渠道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深化學生資助工作,推進管理服務育人工作的精準化。深化黨建帶團建工作,用好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社團活動、榜樣選樹等育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文化藝術活動,進一步做好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工作。 (六)提升管理服務能力 拓展社會教育渠道?;I建“徐州市社區(qū)教育服務指導中心”,做好對全市社區(qū)教育業(yè)務的指導工作。申報江蘇開放大學“學習苑”項目,充分利用和發(fā)揮“江蘇學習在線”、“徐州學習在線”功能,不斷充實整化各類學習資源。拓寬培訓領域,開展高端培訓市場的調查研究,尋找突破口,提升各類培訓的數量和質量。 規(guī)范財務工作。開源節(jié)流,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加強重點項目的經費管理,嚴格執(zhí)行財務報銷審批制度,進一步規(guī)范學校財務運行,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做好后勤資產管理。嚴格執(zhí)行招標采購的制度,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率,不斷完善后勤管理與服務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學校衛(wèi)生防疫、食品安全、環(huán)境綠化等管理工作,建設整潔、節(jié)約型校園。 建設和諧文明校園。推進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工作,積極開展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保持文明創(chuàng)建常態(tài)化。全面落實安全管理責任,深入開展安全教育,扎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繼續(xù)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三位一體”的校園治安防控體系,切實維護校園安全穩(wěn)定。 三、部門機構設置和所屬單位情況。 徐州開放大學下設黨政辦公室、組織人事處、紀檢監(jiān)察處(室)、財務處、教務處、黨委學生工作部等13個行政機構,以及開放學院、信息科學與機電工程學院、經貿學院等7個二級學院。 根據市政府辦公室2016年9月9日正式下發(fā)的《徐州中等專業(yè)學校與徐州開放大學合并辦學方案》和《關于調整徐州市中等專業(yè)學隸屬關系的批復》(徐編復〔2017〕3號)精神,徐州市中等專業(yè)學校隸屬關系由徐州市教育局調整到徐州開放大學。 江蘇省徐州市中等專業(yè)學校暨徐州市職業(yè)教育中心,是由徐州市第一職業(yè)中學、徐州旅游學校和徐州汽車工程學校合并組建而成,是高職和中職并舉的公辦綜合性國家級重點學校和江蘇省首批四星級職業(yè)學校,是第三批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yè)學校。 四、部門收支預算編制的相關依據及測算分析情況。 我單位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以前的實際支出,認真準備,精心測算,依據有關財政文件積極和上級財政部門協調溝通。圓滿完成了我單位2018財政預算的編制工作。
學校占地203畝,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擁有教職工180人,學生1000余名。設有機電技術、汽車維修、信息技術、經貿藝術等專業(yè)。其中汽車維修、機電技術、計算機應用三個專業(yè)為江蘇省示范專業(yè)。學校建有機電、汽車、計算機和經貿藝術四大實訓中心,其中汽車是中央財政支持的與徐州潤東集團和北大眾共建的“生產型”省級實訓基地,并于2016年成功創(chuàng)建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汽車實訓基地。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預算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門預算情況說明
一、收支預算總表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8年度收入、支出預算總計 15555.62 萬元,與上年相比收、支預算總計各減少 385.3 萬元,減少 4.72 %。主要原因是,學校人員調出和在職轉退休,造成人員經費的變化減少。其中:
(一)收入預算總計 7777.81 萬元。包括:
1.財政撥款收入預算總計 7777.81 萬元。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 7777.81 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 385.3 萬元,減少 4.72 %。主要原因是,學校人員調出和在職轉退休,造成人員經費的變化減少。
(2)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 0 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減少) 0 萬元,增長(減少) 0 %。
2.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預算總計 0 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減少) 0 萬元,增長(減少) 0 %。
3.其他資金收入預算總計 0 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減少) 0 萬元,增長(減少) 0 %。
4.上年結轉資金預算數為 0 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減少) 0 萬元,增長(減少) 0 %。
(二)支出預算總計 7777.81 萬元。包括: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 7777.81 萬元,主要用于兩校教職工的工資和績效與社會保障經費的支出。與上年相比減少 385.3 萬元,減少 4.72 %。主要原因是,學校人員調出和在職轉退休,造成人員經費的變化減少。
2.公共安全(類)支出 0 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減少) 0 萬元,增長(減少) 0 %。
3.結轉下年資金預算數為 0 萬元。
此外,基本支出預算數為 7692.61 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 11.5 萬元,減少 0.15 %。主要原因是,學校人員調出和在職轉退休,造成人員經費的變化減少。
項目支出預算數為 85.2 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 373.8 萬元,減少 81.44 %。主要原因是,原商業(yè)電大、中專人員經費的項目減少,轉為基本支出。
單位預留機動經費預算數為 0 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減少) 0 萬元,增長(減少) 0 %。
二、收入預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本年收入預算合計 7777.81 萬元,其中: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7777.81 萬元,占 100 %;
政府性預算收入 0 萬元,占 0 %;
財政專戶管理資金 0 萬元,占 0 %;
其他資金 0 萬元,占 0 %;
上年結轉資金 0 萬元,占 0 %。
三、支出預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本年支出預算合計 7777.81 萬元,其中:
基本支出 7692.61 萬元,占 98.90 %;
項目支出 85.2 萬元,占 1.1 %;
單位預留機動經費 0 萬元,占 0 %;
結轉下年資金 0 萬元,占 0 %。
四、財政撥款收支預算總表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8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預算 15555.62 萬元。與上年相比,財政撥款收、支總計各減少 385.3 萬元,減少 4.72 %。主要原因是,學校人員調出和在職轉退休,造成人員經費的變化減少。
五、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8年財政撥款預算支出 7777.81 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 100 %。與上年相比,財政撥款支出減少 385.3 萬元,減少 4.72 %。主要原因是,學校人員調出和在職轉退休,造成人員經費的變化減少。其中:
(一)教育支出(類)
1.職業(yè)教育(款)職業(yè)高中教育(項)支出 3523.72 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 376.6 萬元,減少 9.65 %。主要原因是,學校人員調出和在職轉退休,造成人員經費的變化減少。
2.成人教育(款)成人高等教育(項)支出 36.2 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 309.8 萬元,減少 89.54 %。主要原因是,原商業(yè)電大、中專人員經費的項目減少,轉為基本支出。
3.廣播電視教育(款)廣播電視學校(項)支出 3950.03 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 507.09 萬元,增長 14.73 %。主要原因是,原商業(yè)電大、中專人員經費的項目減少,轉為基本支出。
(二)醫(yī)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類)
1.行政事業(yè)單位醫(yī)療(款)事業(yè)單位醫(yī)療(項)支出 45 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 9 萬元,增長 25 %。主要原因是,根據市政府的統(tǒng)一安排,今年將原商電大、中專的離休人員的醫(yī)療統(tǒng)籌由財政撥付。
2.行政事業(yè)單位醫(yī)療(款)公務員醫(yī)療補助(項)支出 222.86 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 8.26 萬元,減少 3.57 %。主要原因是,學校人員調出和在職轉退休,造成人員經費的變化減少。
六、財政撥款基本支出預算表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8年度財政撥款基本支出預算 7692.61 萬元,其中:
(一)人員經費 6997.62 萬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機關事業(yè)單位基本養(yǎng)老保險繳費、職業(yè)年金繳費、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繳費、公務員醫(yī)療補助繳費、其他社會保障繳費、績效工資、離休費、退休費、生活補助、醫(yī)療費補助、住房公積金。
(二)公用經費 694.99 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差旅費、維修(護)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托業(yè)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七、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表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8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支出 0 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減少) 0 萬元,增長(減少) 0 %。
八、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表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預算 7777.81 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 385.3 萬元,減少 4.72 %。主要原因是,學校人員調出和在職轉退休,造成人員經費的變化減少。
九、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預算表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預算 7692.61萬元,其中:
(一)人員經費 6997.62 萬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機關事業(yè)單位基本養(yǎng)老保險繳費、職業(yè)年金繳費、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繳費、公務員醫(yī)療補助繳費、其他社會保障繳費、績效工資、離休費、退休費、生活補助、醫(yī)療費補助、住房公積金。
(二)公用經費 694.99 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差旅費、維修(護)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托業(yè)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十、一般公共預算機關運行經費支出預算表情況說明
2018年本部門一般公共預算機關運行經費預算支出 0 萬元,比2017年增加(減少) 0 萬元,增長(降低) 0 %。
十一、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支出預算表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支出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 0 萬元,占“三公”經費的 0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 23.5 萬元,占“三公”經費的 36.52 %;公務接待費支出 8.55 萬元,占“三公”經費的 13.29 %。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預算支出 0 萬元,本年數于上年預算數持平。
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預算支出 23.5 萬元。其中:
(1)公務用車購置預算支出 0 萬元,本年數于上年預算數持平。
(2)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預算支出 23.5 萬元,本年數大于上年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按照財政規(guī)定的定額安排。
3.公務接待費預算支出 8.55 萬元,本年數小于上年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按照財政的定額,根據人員數安排。
本部門2018 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安排的會議費預算支出 19 萬元。按照財政的定額,根據人員數安排。
本部門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安排的培訓費預算支出 13.3 萬元。按照財政的定額,根據人員數安排。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指由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的財政撥款數。
二、一般公共預算:包括公共財政撥款(補助)資金、專項收入。
三、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包括專戶管理行政事業(yè)性收費(主要是教育收費)、其他非稅收入。
四、其他資金:包括事業(yè)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
五、基本支出:包括人員經費、商品和服務支出(定額)。其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
六、項目支出:包括編入部門預算的單位發(fā)展項目、省直發(fā)展項目支出安排數等。
七、單位預留機動經費:指預算單位年初預留用于年度執(zhí)行中增人、增資等不可預見支出的經費。
八、“三公”經費:指省級部門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guī)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九、機關運行經費:指各部門的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yè)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及其他費用。